![](/__local/4/11/34/AE5FB8D70F834E67B564622C81B_6DA8743D_1614E.jpg)
![](/__local/7/36/D6/3F4D29C2DA4B61C3065E0F87E59_546CB461_8CDD.jpg)
![](/__local/6/B2/8D/6FB3A8C686219DE73F713639E4F_98FF352E_137E9.jpg)
11月26日晚,我校肿瘤干细胞与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基础医学系系主任邓锡云教授在仁医楼406主讲基础医学创新讲座《大学生如何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此次讲座以提高创新能力为落脚点,探讨医学生如何开展科研创新工作。
邓教授用一系列幽默通俗的例子引入创新的概念,让同学们对究竟什么是创新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他从创新的作用、创新能力的概念、创新制约因素以及如何创新四个方面,层层深入,为同学们未来的创新之路提供指导方向。
邓教授提到创造力人人皆有,但是需要经过开发才能释放。而当今创新的主要几个限制因素是定势思维、偏见思维和急于求成。他通过例举一系列的名家事例,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启示大家只有放弃固执、狭隘和偏见,才能得到进步。他指明创新的步骤有三,先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结合已掌握的学术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寻找最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邓老师鼓励大学生不断提高自我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创新性实验性项目。
此次讲座旨在告诉学生们创新的重要性,并且指导学生们如何将创新结合到医学研究中。鼓励学生正确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位置,积极抢抓科技创新的新机遇,主动参加各类创新性实验项目,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编辑:唐蓓
审核:鄢朝晖